邵宜
邵宜,暨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廣州市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廣東語言文化海外傳承研究中心主任,曾任暨南大學華文學院院長、華文教育研究院院長、《華文教學與研究》主編。主要學術兼職:全國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僑辦華文教育工作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
主要研究領域:漢語方言學、域外語言及中外語言對比、國際中文教育/華文教育。
漢語方言研究:主要涉獵南方方言,在描寫的基礎上結合漢語史料與普通話語料作綜合比較研究,在《方言》《語言文字應用》等期刊發表方言學論文近三十篇,合著方言學著作六部,主持國家社科一般項目和省部級項目多項。
域外語言及中外語言對比研究:關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語言資源調查和中外語言對比研究,主編《語言與語言生態研究》,主持國社科重大專案“環南海國家語言生態研究及語言資源庫建設”和國家語委重大專案“面向海上絲綢之路的多語言資源庫及共用平臺建設”。
近代漢語研究:主要結合漢語方言和近代漢語語料進行對比,就近代漢語一些語言現象進行專題分析,重點在語法化研究,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數篇。
工作坊:多語教育與學習共同體/國際教育中的品格培養
題目:讓中文陪伴你成長——說說華裔兒童的繼承語教育
摘要:
當母語與外語分享甚至讓出第一語言的地位,繼承語進程即宣告開啟。不完整性是繼承語最典型的特徵,突出體現在語言發育的遲緩甚至停滯。究其原因,繼承語習得囿於語言學習本身而忽略了其陪伴心智成長的功能與價值。海外華語繼承因其肩負的重要使命而被寄予厚望,拒絕平庸。華文教育的內涵就是繼承語教育,以目前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要實現高品質繼承語學習十分困難。比較理想也相對科學的思路是:借鑒lB課程理念,將繼承語學習從單純偏狹的語言學習的藩籬中掙脫出來,更關注學習者的心智成長,將語言學習融合到知識積累、心智養成的過程中,讓繼承語與其第一語言並行,一起陪伴孩子的幼年、童年和少年時光。如此,繼承語將以較高水準在華人社會一代一代延續下去,何愁母語文化在海外日趨衰落呢?
關鍵字:繼承語 心智成長 IB理念 陪伴
工作坊的目標聽眾及目的:
本演講的物件是國際中文教學從業教師和研究人員,冀望以繼承語這個話題交流彼此觀點。
工作坊流程和活動安排
由我先做演講(時間由大會安排),然後與現場聽眾互動。
3) 如何調動聽者積極參與
現場提問當場作答
4) 聽眾從工作坊可得到的有用資訊
瞭解到國際中文教育最新形勢以及學界最新觀點
陳一姣
陳一姣女士,目前擔任某外籍人員子女學校IB小學專案(PYP)的中文協調員,兼任IB教育者網路(IBEN)成員、IB工作坊培訓官,華東師範大學研究生校外專業實踐導師。中英文兼通,具有豐富的跨文化教學經驗。曾在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民辦學校和海外公立學校等擔任中文教學和管理工作。多次主持各類工作坊和講座。
工作坊:以評估促教學
題目:以評促學——小學中文教學中的學習評估一體化實踐
摘要:
本次工作坊「以評促學——小學中文教學中的學習評估一體化實踐」旨在深化對學習評估一體化理念的理解,並探索其在實際教學中的應用。工作坊聚焦學習和評估之間的重要關係,探討如何通過有效的評估設計提升學生的語言學習成果水準,並培養學生的自我評估能力。工作坊將通過提供構建學習評估一體化知識框架,分析評估設計實例,以及共用評估策略和工具的機會,引導參與者反思自己的教學評估實踐,並激勵他們發展個性化評估策略。在協作實踐中,參與者將對具體的評估設計任務或案例進行改進或創新,並通過展示和交流,接受同伴和主持人的互動回饋,促進學習成果的內化,進而制定具體的個人行動計畫,以此在未來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深化和實施學習評估一體化理念。本次工作坊不僅是一次對學習評估一體化理論和應用的深入研討,也是踐行該理念的一個範例,期望通過評估的力量,激發教師的教學創新,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字:中文教學 小學 非母語/母語 評估 一體化
1) 工作坊的目標聽眾及目的:
來自不同學校背景(如國際學校、雙語學校等)的小學中文母語和非母語教師,對評估和教學法感興趣的教育專業人士以及希望提升教學品質和評估效能的教育領導者。
工作坊旨在提升參與者對學習評估一體化概念的理解和認識,分享和探討有效的評估策略,提供實用的評估設計和工具,幫助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實施學習評估一體化,以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
2) 工作坊流程和活動安排
導入(8分鐘):工作坊目標介紹、同伴自我介紹,參與者分享對評估的理解。
連接(10分鐘):構建學習評估一體化的知識框架,參與者分享日常教學中的相關實踐。
探索(15分鐘):通過評估設計實例和資源工具分享,參與者創建個性化工具箱。
創造(15分鐘):各小組針對給出的評估設計任務或案例,運用學習評估一體化的理念和策略計畫或改進評估設計。
分享(5-8分鐘):小組展示設計成果,同伴提供回饋,主持人點評並給出建議。
反思(5分鐘):總結工作坊學習要點,參與者制定個人行動計畫。
3) 如何調動聽者積極參與
工作坊鼓勵參與者分享個人經驗和觀點,通過小組合作、互動討論、實例分析和同伴回饋等多元化的活動設計,激發參與者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4) 聽眾從工作坊可得到的有用資訊
•對學習評估一體化的深入理解。
•學習評估一體化設計的實際案例。
•用於設計評估的策略和實用工具。
•教育同行(同伴)的經驗分享和回饋。
•在未來教學實踐中應用學習評估一體化的行動計畫。
方畫
方畫,2008年6月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對外漢語學院,獲碩士學位。畢業後在華東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國際部工作至今,專門從事國際中文與文化教學工作。期間被學校公派至泰國曼谷英漢國際學校交流一年,並創建孔子課堂。現為本校國際中文教研組負責人,在國際中文課程設計、中國文化與國情教學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工作坊:跨文化教學與文化回應
題目:PBL在來華留學生中國文化和國情教學中的實踐探索
本工作坊旨在為從事國際中文與文化教育的一線教師和研究者們提供另一種思路:在中國文化和國情教學中,我們應如何制訂並設計有效的PBL(專案式學習)方案,並以具體的主題專案為例,與大家一起探討專案式學習方案在教學活動中應如何展開與實施,並在「專案式」工作坊中一起感受PBL為學生創造的沉浸式學習體驗。
關鍵字:
PBL項目式學習、中國文化和國情教學、國際中文教育
1) 工作坊的目標聽眾及目的:
本工作坊的目標聽眾主要為從事國際中文與文化教育的一線教師和研究者,也歡迎對PBL項目式學習和中國國情教育感興趣的人員參加。
本工作坊主要圍繞PBL在對外中國國情教育中的應用展開,包括瞭解PBL在中國文化和國情教學中的優勢、PBL在文化教學中的設計原則與方法,以及PBL設計方案在教學活動中的實際操作等。
2) 工作坊流程和活動安排
1. 開場白:自我介紹與互動交流(約5分鐘)
2. 簡要介紹PBL及其在中國文化和國情教學中的優勢(約10分鐘)
3. PBL在文化教學中的設計原則與設計方法(約20分鐘)
4. PBL設計方案在教學中的應用與操作(約20分鐘)
5. 結語(約5分鐘)
3) 如何調動聽者積極參與
切合本次工作坊的PBL主題,講者將把整個工作坊設計成一個教學項目project,而「專案式」學習本身就包含了一系列的互動與合作方式,從而可以讓聽者在「專案式」工作坊中,感受PBL帶來的學習樂趣。
4) 聽眾從工作坊可得到的有用資訊
怎樣結合中國文化與國情的教學目標和主題設計一套有效的PBL教學方案?
怎樣將已有的PBL教學方案運用到具體的教學實踐活動中去?
PBL可以給學生帶來一種什麼樣的學習體驗?…
李妍靜
北京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學學士,香港大學教育學碩士,現任世華學校中文組組長、國家課程協調員;擁有近8年IBMYP、DP中文A教學經驗;在DP階段同時教授中文A文學、語言與文學兩門課程,同時指導多屆學生完成畢業論文並獲得理想成績。
工作坊:以評估促教學
題目:用評估描繪學習軌跡:讓逆向教學設計成為學生的前行之力
摘要:課程作為達到既定學習目標的手段,需要教師在設計時能夠準確定位預期結果、分析多種來源的資料並確立合適的實施計畫。在這之中,形成性評估與總結性評估的配合成為確保課程有效性的關鍵,它們的有效設置可以將學生所取得的成就具像化,最終完成預設的教學目標。
關鍵字:逆向教學設計,形成性評估,總結性評估
1) 工作坊的目標聽眾及目的:
目標聽眾為中文教師或想從事教師行業的在校大學生,目的是使目標受眾瞭解評估在逆向教學設計中的重要作用並提供多種可能的設計評估方式
2) 工作坊流程和活動安排
前四十分鐘為演講者案例分享,接下來的十分鐘為小組討論,最後的十分鐘為參會者分享
3) 如何調動聽者積極參與
通過演講者案例分析的抛磚引玉,引導參會者思考,並根據工作紙上的引導題設計評估方式並分享;在前期演講階段,也將使用多模態的展示方式,包括圖像、視頻引起聽者興趣
4) 聽眾從工作坊可得到的有用資訊
聽眾將收穫多種實操性較強的評估方式,並瞭解這些評估與課程設計如何有效結合;同時,聽眾也將對逆向教學設計有進一步的瞭解。
羅嘉怡
Elizabeth Ka-yee LOH is an Assistant Professor, Director of Double Degree programmes, and Assistant Dean (Knowledge Exchange) in the Faculty of Educa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e is also an Honorary Professor at the Radboud Centre of Social Sciences of Radboud University, the Netherlands, and an Adjunct Professor at th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Education Faculty at the Indonesian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Her research centres on teaching Chinese as both L1 and L2 to learners in K-12 education, particularly on innovative pedagogy and GenAI assists language learning and learning motivation. Her most recent research investigates applying technology and multilingual and multimodal practices to facilitate multilingual children’s learning across content. Dr. Loh’s work has been published in reputable journals across language education and education policy such as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System, Current Psychology, Fronters in Psychology, Language Policy, Asia-Pacific Education Research. She has received over US$14M in funding support from organisations including University Grant Council, Language Fund of SCOLAR, Education Bureau and SIE Fund of Hong Kong SAR Government. Dr. Loh also serves on the editorial boards of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and CASLAR journals.
She is the founder of mLang, a social enterprise that provides advanced educational technological solutions to facilitate students’ learning. She regularly facilitate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with in-service teachers and currently teaches pre- and in-servic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preparing to work with multilingual learners. She and her research partners received the Research Output Prize and Knowledge Exchange Awards from HKU and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s alike in recognition of their research contributions to the language education field.
工作坊:新興科技時代下的教與學
題目:運用生成式人工智慧於國際學校中文寫作教學的創新實踐
隨著漢語在全球語言舞臺上的影響力日益增強,漢語學習需求不斷增加,這對教學與學方法帶來了新的挑戰與機遇。本研究受香港大學羅嘉怡教授「智領未來」計劃啟發,目標是將生成式人工智慧策略應用於國際學校的IGCSE外語中文課程中,特別針對非中文母語學生,旨在提升他們的語法、內容和文體運用能力,為他們未來的IB課程打好基礎。
mAI Mind系統是一個項基於生成式人工智慧的技術,能依據文類理論及評改標準,迅速分析學生作文並提供個性化建議。它不僅能大幅減輕教師的批改負擔,也使學生能及時獲得反饋,從而有效提升他們的寫作水準。 我們將引入mAI Mind系統,為國際學校IGCSE的學生提供即時且個性化的寫作反饋。為使學校能充分準備運用新科技,我們還將組織教師專業發展研討會,以提升教師運用AI工具進行教學的能力。
教學將通過三個階段來實施。初期階段聚焦於教師培訓和向學生介紹AI工具;實施階段學生將通過AI系統進行寫作練習,獲得即時反饋;評估階段則通過學生作品和反饋問卷評估工具的有效性。
通過多方面的評估方法,本個案研究預計將證明AI技術能夠顯著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尤其是寫作技巧。本個案研究希望不僅提升學生寫作水準和學習動機,也為教師提供有效教學工具,推動漢語教育全球化。
關鍵字:
生成式人工智慧;中文寫作教與學;個性化的寫作反饋;學習動機;文類理論
麥庭峰
Martin Mak is an experienced educator with over 15 years of teaching experience, specialising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particularly in the IBDP, IB MYP, and IGCSE Chinese programmes. He currently serves as the Head of Chinese at ESF South Island School and has previously held the position of Interim Head of Languages. In addition to his extensive management experience, he is an Assistant Examiner for the IB and has authored textbooks fo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nd Joint Publishing HK. His broad expertise ranges from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o examination roles, and is further complemented by advanced degree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and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s a published author, Martin continues to mak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academia.
工作坊:新興科技時代下的教與學
題目:運用生成式人工智慧於國際學校中文寫作教學的創新實踐
隨著漢語在全球語言舞臺上的影響力日益增強,漢語學習需求不斷增加,這對教學與學方法帶來了新的挑戰與機遇。本研究受香港大學羅嘉怡教授「智領未來」計劃啟發,目標是將生成式人工智慧策略應用於國際學校的IGCSE外語中文課程中,特別針對非中文母語學生,旨在提升他們的語法、內容和文體運用能力,為他們未來的IB課程打好基礎。
mAI Mind系統是一個項基於生成式人工智慧的技術,能依據文類理論及評改標準,迅速分析學生作文並提供個性化建議。它不僅能大幅減輕教師的批改負擔,也使學生能及時獲得反饋,從而有效提升他們的寫作水準。 我們將引入mAI Mind系統,為國際學校IGCSE的學生提供即時且個性化的寫作反饋。為使學校能充分準備運用新科技,我們還將組織教師專業發展研討會,以提升教師運用AI工具進行教學的能力。
教學將通過三個階段來實施。初期階段聚焦於教師培訓和向學生介紹AI工具;實施階段學生將通過AI系統進行寫作練習,獲得即時反饋;評估階段則通過學生作品和反饋問卷評估工具的有效性。
通過多方面的評估方法,本個案研究預計將證明AI技術能夠顯著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尤其是寫作技巧。本個案研究希望不僅提升學生寫作水準和學習動機,也為教師提供有效教學工具,推動漢語教育全球化。
關鍵字:
生成式人工智慧;中文寫作教與學;個性化的寫作反饋;學習動機;文類理論
馬驊
馬驊,中文教育工作者,從事IB教學領域十載。現任中國常熟世界聯合學院中文系教師及學生生活副校長,致力於跨文化中文教育。曾在美國中學、高校及香港的國際學校教授中文,涵蓋二語與母語課程,是中文教學的不懈學習者與積極探索者。
工作坊:跨文化教學與文化回應
題目:二語習得、跨文化理解與跨文化交際能力: 中國常熟世界聯合學院中文二語教學的實證研究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跨文化交流日益頻繁,二語習得、跨文化理解與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重要性愈發凸顯。語言不僅是溝通的橋樑,更是文化傳遞的媒介。本研究聚焦於二語習得與跨文化理解和交際能力之間的關係,旨在深入探索這一領域。
我們選擇30位就讀於United World College, Changshu, China (常熟世聯學校) IBDP(國際文憑項目)中學習中文ab initio課程的學生為研究物件,這些學生處於二語習得的初級階段,他們的經歷與感悟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視角。通過半結構化的訪談,我們將深入瞭解他們的語言學習經歷、文化認知以及跨文化交際實踐,挖掘他們在這一過程中的體驗與感悟。
研究的核心問題在於:二語習得如何促進目標文化的理解?這種理解又如何影響跨文化交際能力?此外,我們還將探討學習者在跨文化交際中面臨的挑戰與應對策略,以及這些策略如何促進其跨文化理解和交際能力的發展。
通過對訪談資料的分析,我們期望揭示二語習得與跨文化理解和交際能力之間的相互作用機制,為二語教學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提供實踐指導。本研究不僅有助於深化我們對語言學習本質和目標的理解,也為跨文化交流實踐者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
在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跨文化交流已成為推動文化多樣性和文化交流互鑒的重要力量。本研究期望為推動這一進程貢獻一份力量,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理解與尊重。
關鍵字:
二語習得、跨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際能力、IBDP(國際文憑項目)、中文ab initio課程。
1) 工作坊的目標聽眾及目的
中文二語教學從業者、學校教育教學專案管理者
2) 工作坊流程和活動安排
開場與介紹(5分鐘)
研究概述(10分鐘)
訪談亮點分享(20分鐘)
互動討論(15分鐘)
挑戰與應對策略(10分鐘)
總結與展望(5分鐘)
結束語與問答環節(5分鐘)
3) 如何調動聽者積極參與
設置15分鐘的互動討論
分組討論:將參與者分為小組,圍繞「二語習得如何促進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理解如何影響交際能力?」兩個核心問題進行討論。
分享與交流:每組派代表分享討論結果,鼓勵不同觀點的交流與碰撞。
4) 聽眾從工作坊可得到的有用資訊
該工作坊旨在為中文二語教育從業者提供了一個瞭解二語習得、跨文化理解與交際能力之間關係的視窗,同時也為他們提供實用的教學策略,以促進學生在這方面的全面發展。
呂孟書
呂孟書目前任教於台灣義大國際高中,同時教授DP中文課程以及台灣本地課程中文課,過去曾於香港、德國、英國等地教授大學以及中學教授IB、IGCSE等華語相關課程。
工作坊:跨文化教學與文化回應
題目:IB中文課程連結時事及文化的課程設計
在當前不斷變化的社會中,學生的全面發展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國際文憑課程中的學習者目標也特別強調學習者應探討本地和全球重要議題的思想及觀點。因此,語言教師在課堂中除了教授文本知識外,還需要通過所選擇的文本內容連結相關時事或文化特色,這成為了教師教學上的挑戰。本次工作坊將分為中文為母語以及中文為第二語言的課堂做討論。首先,將分享在中文母語課堂中,教師如何通過文本教學,帶領學生瞭解並思考相關本地和全球議題。其次,將探 討教師如何選擇文本,在中文為第二語言的課堂中提高學生對華人文化的認識,並通過與自身文化的對比,加深學生對全球重要議題的思考。
關鍵字:
IB 中文A課程、IB中文B課程、文本教學、本地和全球議題
1) 工作坊的目標聽眾及目的中學教師
2) 工作坊流程和活動安排教學分享及教學交流
3) 如何調動聽者積極參與小組討論
4) 聽眾從工作坊可得到的有用資訊文本教學方法
施緯若
施緯若老師從事中文母語教育二十幾年,目前任教於台灣義大國際高中,教授中文A:語言與文學課程。從2010開始教授DP課程,曾教授過台灣國高中課程、IBDP中文A及中文B課程、MYP課程。
工作坊:跨文化教學與文化回應
題目:IB中文課程連結時事及文化的課程設計
在當前不斷變化的社會中,學生的全面發展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國際文憑課程中的學習者目標也特別強調學習者應探討本地和全球重要議題的思想及觀點。因此,語言教師在課堂中除了教授文本知識外,還需要通過所選擇的文本內容連結相關時事或文化特色,這成為了教師教學上的挑戰。本次工作坊將分為中文為母語以及中文為第二語言的課堂做討論。首先,將分享在中文母語課堂中,教師如何通過文本教學,帶領學生瞭解並思考相關本地和全球議題。其次,將探討教師如何選擇文本,在中文為第二語言的課堂中提高學生對華人文化的認識,並通過與自身文化的對比,加深學生對全球重要議題的思考。
關鍵字:
IB 中文A課程、IB 中文B課程、文本教學、本地和全球議題
1) 工作坊的目標聽眾及目的中學教師
2) 工作坊流程和活動安排教學分享及教學交流
3) 如何調動聽者積極參與小組討論
4) 聽眾從工作坊可得到的有用資訊文本教學方法
蘇媛
本科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研究生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翻譯與同聲傳譯專業,漢語言文學專業博士在讀。
IB全球主考官,出卷官,課程大綱審核官,教師培訓官,學校認證和複審組組長,建校顧問。在過去幾年,合共認證、複審、建立亞太地區40逾所IB學校。
十六年劍橋和IB課程教學經驗,出版IB中文A書籍四本,A Level書籍一本,供全球師生使用,多次重印。
先後執教於香港耀中國際學校,香港英基協會教育集團,並培養出多名學生進入英國G5和美國常青藤學校聯盟就讀。香港漢鼎書院創校校長。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IB碩士專案導師。
工作坊:教學方法與教學轉化
題目:IB DP文學課程教學方法分享
本工作坊聚焦IB DP文學課程的教學實踐和教學方法,旨在通過一系列範例與與會者探討行之有效的文學課程學習和評估方式。工作坊目標受眾為國際學校從事一線教學的文學老師和大學研究學者。工作坊通過講者分享、參會者互動討論以及問答等活動把控節奏,調動受眾興趣以共用經驗和智慧。工作坊通過科技手段、即時回饋等調動聽者積極參與。參會者可以獲得一線的IB文學課程教學經驗和IB母語課程的新變化和教學新思路。
關鍵字:
IB文學課程;教學方法;教學轉化
1) 工作坊的目標聽眾及目的
工作坊目標受眾為國際學校從事一線教學的文學老師和大學研究學者
2) 工作坊流程和活動安排
-講者介紹工作坊目標和流程
-受眾及時回饋預期目標和背景經驗
-講者分享2-3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和轉化手段
-與會者參與和討論,寫下findings,takeaways和questions
-總結plenary
3) 如何調動聽者積極參與
-有效的問卷回饋
-科技手段
-有效的座位安排
-對視覺、聽覺和動覺學習者特徵的兼顧
4) 聽眾從工作坊可得到的有用資訊
IB DP文學課程的教學方式和轉化效果
IB DP文學課程對日常文學課程教學經驗的幫助
IB DP課程的新變化和新思路
許碧倚
目前在臺灣義大國際高中國小部任教,擁有九年 IB PYP 經驗的國際學校華 語教師,擅長融合特殊教育與普通教育背景,應用於中文教學。致力於在國際 教育環境中華語學習,並積極參與 IB PYP 課程的設計與實踐。
工作坊:教學方法與教學轉化
題目:概念導向閱讀教學在 IB PYP 中文課程的實踐
本工作坊旨在探討概念導向閱讀教學在 IB PYP(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Primary Years Programme)中文課程中的實踐應用。概念導向閱讀教學是一種注 重提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和閱讀動機的教學方法,而 IB PYP 課程強調學生中 心、探究導向與培養批判思考能力,兩者理念高度契合。
工作坊的首要部分將介紹概念導向閱讀教學的理論基礎、概念導向閱讀教 學與 IB PYP 課程的結合及其在 IB PYP 中文課程中的教學原則。講者將通過教 學實例展示概念導向閱讀教學在中文母語學生課程中的應用,探討如何通過教 學活動設計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通過提問喚起學生的背景知識,以增強 新舊資訊的理解和連接。接著,我們將深入分析如何促進學生的探究能力,通 過問題提出和自主探究來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工 作坊還將介紹如何明確教導學生使用各種閱讀理解策略,並通過示範、練習和 反思來幫助學生掌握這些策略。最後,我們將分享如何鼓勵學生之間的合作與 交流,照顧個別差異,並通過小組活動和討論來提升閱讀能力。
分享的實例將涵蓋閱讀任務設計、多樣化文本選擇和評量實施等方面,展示如何通過這些方法來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學習動機。講者將分享實踐中的成功經驗與挑戰,並與參與者進行深入的討論和交流。關鍵字:概念導向閱讀教學、IB PYP 中文課程、閱讀教學策略
1) 工作坊的目標聽眾及目的
工作坊的目標聽眾包括來自國際學校及雙語學校的專業中文教師與對閱讀 教學和課程設計感興趣的教育專業人士。工作坊旨在提升參與者對概念導向閱 讀教學與 IB PYP 課程結合的理解,分享並探討有效的教學策略,提供實用的教 學設計,幫助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實踐概念導向閱讀教學,以促進學生的閱讀能 力和學習動機。
2) 工作坊流程和活動安排
• 導入(5 分鐘):工作坊目標介紹、講者自我介紹,參與者分享對閱讀 教學的理解。
• 連接(15 分鐘):構建概念導向閱讀教學與 IB PYP 結合的理論框架。
• 探索(20 分鐘):教學設計實例分享。
• 創造與分享(15 分鐘):以工作坊討論的要點為根基,參與者應用padlet 進行教學設計與分享
• 討論(5 分鐘):總結工作坊學習要點,嘗試制定個人行動計劃。
3) 如何調動聽者積極參與 工作坊鼓勵參與者分享個人經驗和觀點,通過實例分析和實際創作的活動設計,激發參與者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4) 聽眾從工作坊可得到的有用資訊
• 對概念導向閱讀教學與 IB PYP 結合的深入理解。
• 閱讀教學的策略。
• 教師的經驗分享和反饋。
• 發展在未來教學實踐中的行動計劃。
葉智雯
現任義大國際高中教師,並擔任 IB PYP 培訓官。擁有十四年 IB 課程教學 經驗,曾任中文課程一語、二語學科主席。致力於中文課程設計、PYP 與 MYP 課程銜接及教師專業發展。高雄師範大學課程教學所碩士,現為台灣師範大學 華語文教學系博士生。
工作坊:教學方法與教學轉化
題目:概念導向閱讀教學在 IB PYP 中文課程的實踐
本工作坊旨在探討概念導向閱讀教學在 IB PYP(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Primary Years Programme)中文課程中的實踐應用。概念導向閱讀教學是一種注 重提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和閱讀動機的教學方法,而 IB PYP 課程強調學生中 心、探究導向與培養批判思考能力,兩者理念高度契合。
工作坊的首要部分將介紹概念導向閱讀教學的理論基礎、概念導向閱讀教 學與 IB PYP 課程的結合及其在 IB PYP 中文課程中的教學原則。講者將通過教 學實例展示概念導向閱讀教學在中文母語學生課程中的應用,探討如何通過教 學活動設計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通過提問喚起學生的背景知識,以增強 新舊資訊的理解和連接。接著,我們將深入分析如何促進學生的探究能力,通 過問題提出和自主探究來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工 作坊還將介紹如何明確教導學生使用各種閱讀理解策略,並通過示範、練習和 反思來幫助學生掌握這些策略。最後,我們將分享如何鼓勵學生之間的合作與 交流,照顧個別差異,並通過小組活動和討論來提升閱讀能力。
分享的實例將涵蓋閱讀任務設計、多樣化文本選擇和評量實施等方面,展示如何通過這些方法來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學習動機。講者將分享實踐中的成功經驗與挑戰,並與參與者進行深入的討論和交流。
關鍵字:概念導向閱讀教學、IB PYP 中文課程、閱讀教學策略
1) 工作坊的目標聽眾及目的
工作坊的目標聽眾包括來自國際學校及雙語學校的專業中文教師與對閱讀 教學和課程設計感興趣的教育專業人士。工作坊旨在提升參與者對概念導向閱 讀教學與 IB PYP 課程結合的理解,分享並探討有效的教學策略,提供實用的教 學設計,幫助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實踐概念導向閱讀教學,以促進學生的閱讀能 力和學習動機。
2) 工作坊流程和活動安排
• 導入(5 分鐘):工作坊目標介紹、講者自我介紹,參與者分享對閱讀 教學的理解。
• 連接(15 分鐘):構建概念導向閱讀教學與 IB PYP 結合的理論框架。
• 探索(20 分鐘):教學設計實例分享。
• 創造與分享(15 分鐘):以工作坊討論的要點為根基,參與者應用padlet 進行教學設計與分享
• 討論(5 分鐘):總結工作坊學習要點,嘗試制定個人行動計劃。
3) 如何調動聽者積極參與 工作坊鼓勵參與者分享個人經驗和觀點,通過實例分析和實際創作的活動設計,激發參與者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4) 聽眾從工作坊可得到的有用資訊
• 對概念導向閱讀教學與 IB PYP 結合的深入理解。
• 閱讀教學的策略。
• 教師的經驗分享和反饋。
• 發展在未來教學實踐中的行動計劃。
趙嘉偉
香港大學文學士和教育學士、教育碩士,劍橋CIE IGCSE和A Level中文考官,合著有A-Level中文教材。現任香港漢鼎書院初中部校長兼德育主任。趙嘉偉老師多年教授中國國家課程、IGCSE、A-Level以及IBDP課程,有豐富的國際學校教學及管理經驗,致力於中外各類課程、教育理念及方法的融合與發展。
工作坊:新興科技時代下的教與學
題目:重塑文學課堂:情節分支法在AI時代的教學實踐
關鍵字:人工智慧、情節分支法、視覺小說、互動式敘事、探究式學習、情景模擬,AI, Branching Story Method, Visual Novel, Interactive Narrative, Inquiry-Based Learning, Scenario-Based Learning, Learning by Doing.
摘要:
1) 工作坊的目標聽眾及目的:
本次工作坊面向國際學校的中文教師和及對前沿教學法感興趣的人士,旨在介紹一種創新教學法——情節分支法。通過此方法,學生能夠在「做」中「學」,深入理解文學作品,培養明辨性思維。工作坊將以《俄狄浦斯王》和《竇娥冤》為例,展示如何通過精心設計情節分支和續寫故事,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深入分析文本,並在這一過程中真切理解作者的意圖和文學作品所承載的價值觀。此外,工作坊還將介紹如何結合AI技術,輔助但不取代人類的創造性教學。
2) 工作坊流程和活動安排
a.引入(5分鐘):理論基礎和應用背景,討論情節分支法如何促進學生通過主動探索和互動構建知識。
b.案例分析(15分鐘):詳細解讀《俄狄浦斯王》關鍵情節節點,展示如何從多個維度(角色動機、情節衝突、倫理選擇等)設計情節分支。
c.實踐活動(20分鐘):參與者分組討論,選擇《竇娥冤》一個複雜情節節點,設計多個情節分支路徑並續寫,拓展情節分支。
d.分享與回饋(10分鐘):各組展示分支情節的設計和續寫,集體討論回饋。
e. AI輔助寫作演示(5分鐘):展示AI工具在高級創意寫作中的應用,進行批判性評估,比較其在複雜情節分支生成中與人類創作的異同。
f.總結與問答(5分鐘):總結工作坊內容,回答參與者的問題,並提供進一步學習的資源和學術參考。
3) 如何調動聽者積極參與
工作坊將採用互動式教學方法。通過分組討論和實際設計情節分支的活動,讓參與者親身體驗這種教學法的應用。此外,通過AI輔助寫作演示,參與者可以體驗AI的實際應用並理解其於本教學法中如何起到促進學習的作用。
4) 聽眾從工作坊可得到的有用資訊
a.情節分支法的理論基礎和應用方法
b.具體教學案例——《俄狄浦斯王》和《竇娥冤》的實例
c.創意寫作和明辨性性思維的培養
d. AI技術的輔助與局限
e.互動教學技巧
何洵怡
文學及戲劇教育學者,從事師訓工作。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取得香港大學教育文憑、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碩士、威斯康辛大學東亞語言及文學博士。曾任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助理教授,獲「優秀教學獎」,著有《課室的人生舞臺:以戲劇教文學》、《與全球孩子同行:閱讀與服務的力量》、《跨國界閱讀:翻譯文學的教與學》、《曼斯菲爾的小油燈:文學轉化為戲劇的課堂》。現為「香港教師戲劇會」顧問。
何博士曾教授香港大學國際華語教育碩士課程,培訓老師,並參與IB機構舉辦的「文學與演出」(Literature and Performance) 工作坊。
工作坊:教學方法與教學轉化
題目:文學的戲劇轉化及其人文關懷
摘要:
本工作坊以英國小說家凱瑟琳曼.斯菲爾(Katherine Mansfield) 名著《玩具屋》(The Doll’s House) 為藍本,探討如何循序漸進把短篇小說轉化為戲劇的精彩教學,並涉及「校園欺淩」這個課題,意義深刻,展現文學教育的生命關懷。
關鍵字:
文學教育、戲劇轉化、人文關懷
1) 工作坊的目標聽眾及目的
聽眾為中文科老師。
目標:1. 老師能夠掌握如何把短篇小說改編為戲劇的策略;2. 整個轉化過程能深入理解文本意義。
2) 工作坊流程和活動安排
老師必先熟讀所附文本《玩具屋》,然後參與工作坊。
流程:熱身、朗讀劇場、獨白、形體劇場、分組討論。
3) 如何調動聽者積極參與
每一環節,成員都會參與角色扮演,以增強他們對作品興趣和體會角色情感;導師亦會引領深刻討論。
4) 聽眾從工作坊可得到的有用資訊
收穫:1. 學員能夠應用戲劇程式於中文教學;2. 掌握文學作品改編為戲劇的技巧;3. 深入理解「校園欺淩」這個議題。
洪嘉馡
我是洪嘉馡,目前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系的教授,兼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及華語文教學系系主任。我的研究專長是漢語語言學,包含漢語詞彙語義學、語料庫語言學、漢語語法學,漢語語用學及社會語言學。
關於我的論文發表,我有兩本在Springer出版的學術專書,其一是Teaching Chinese Language in the International School Context,其一則是Verb Sense Discovery in Mandarin Chinese-A Corpus based Knowledge-Intensive Approach,前者是一本關於探討在國際學校的中文教育,後者是一本關於以語料庫為本的研究,探討與詞彙詞義歧義的研究議題。除了這兩本專書之外,我的期刊論文或是會議論文,皆以語料庫為本探究漢語詞彙語義、漢語語法及中文可讀性、中文閱讀教育等相關議題為主。
除此之外,我在臺師大也是COOL Chinese(Competence-Oriented Omniform Learning for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計畫的共同主持人,因此,我做了許多關於以數位科技輔助線上教學或華語為第二語言的線上教學。
工作坊:新興科技時代下的教與學 教學方法與教學轉化
題目:以「全方位中文」融入COOL Chinese華語文尖端學習平臺
摘要:
以教師與學生為中心點的華語教學理念,「華語學習平臺」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好的華語教學平臺,要能發揮功能,必須達到增加學習效果、提升老師的教學效率、揮人工智慧與適性科技的功能。因此,秉持以學習者為中心,教學者為輔助者,由臺灣師範大學獨立開發的「能力導向之全方位華語學習」平臺(Competence-Oriented Omniform Learning for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簡稱COOL Chinese),具備華語文聽、說、讀、寫之診斷、適配、與教學技術,各分別發展成五個華語文學習平臺。透過COOL Chinese數位教學平臺,在基於大數據、人工智慧與適性科技,以及華語習得的機制,目前已運用於海外的華文地區,甚至於美國的大學中文課程,對於教師而言,可瞭解並掌握學習者的學習狀況而調整課程設計,對學習者而言,其學習成效皆屬正向顯著。本工作坊將以具國際中文標準、內容聚焦真實情境以達溝通目的及介紹華人文化生活之「全方位中文」為例,展示創新教材導入前瞻科技、結合互動性和教學效果的平臺、發展聽說讀寫技能、強調溝通與表達,滿足不同教學環境以及現代學習者的需求,達到精準診斷、即時回饋及提升學習之成效。
關鍵字:數位平臺、COOL Chinese、全方位中文、適性科技
1) 工作坊的目標聽眾及目的:
(1) 目標聽眾:對本主題有興趣的與會教師、參與者
(2) 目的:提供華語教學領域的專業學習的平臺,並不受限於課室環境與時間限制,讓教學從紙本到互動,融合課本和教學活動,讓學習更有趣。
2) 工作坊流程和活動安排
(1) 講者講述
(2) 講者與聽眾互動、交流
(3) 講者設計活動,聽眾參與
(4) 提供系統試用帳號,聽眾現場體驗
3) 如何調動聽者積極參與
(1) 強化講者與聽眾的直接互動
(2) 設計互動環節,提升聽眾的回饋
(3) 提供系統試用帳號,現場體驗
4) 聽眾從工作坊可得到的有用資訊
(1) 增加學習效果
(2) 提升教學效率
(3) 人工智慧、適性科技
謝奇懿
謝奇懿教授為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曾任: 國立金門大學華語文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文藻外語大學應用華語文系副教授兼系主任、所長、助理教授。重要經歷有: 台灣六種大型或國家中文/華語測驗委員——國文科或寫作測驗,包括: 華語文測驗、國中教育會考、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二技入學測驗、大學入學中心試題研發、考選部國文科。
Professor Chiyi Hsieh i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and serves as the Director of the Graduate Institute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at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He has previously held positions a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and Department Chair at the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at National Quemoy University, as well a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Chair, and Director at the Department of Applied Chinese Language at Wenzao Ursuline University of Languages. Professor Hsieh has been actively involved in several important positions related to Chinese language testing in Taiwan. Professor Hsieh has served as a committee member for six major or national Chinese language tests, including the Test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Program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echnolog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Joint College Entrance Exam, Entrance Examinations of Two-Year Technological and Vocational College, Test Development research for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Center, Ministry of Examination Chinese Language Examination.
工作坊:新興科技時代下的教與學
題目:運用NLP(Natural Language Process)建立台灣中學中文寫作文本評分及語言向度特徵分析系統
台灣自2006年起,國中基測及教育會考即將寫作測驗納入應試項目,同樣的,大學入學考試及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寫作題亦為國文科考試的重要部分,影響所及,中學國文科的寫作教學及訓練遂成為重要部分,中學生中文寫作能力的培養有其必要性。對寫作教學及學習來說,學生習作的評分居關鍵位置,其可以在學生寫作文本完成時,對其進行適當的評價。而這樣的評價,即奠基在文本的內在表現——即語言向度進行的。因此,若能開發台灣中學中文寫作文本的評分系統與寫作評分時涉及的語言向度,如:詞彙、句法、主題發展等面向分析,將對中學的國語文寫作起著關鍵的促進作用。
從人工智慧的角度來說,上述台灣中學中文寫作文本的評分及語言向度特徵分析系統屬於自然語言處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的範疇,屬於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分類模型的應用。因此,本研究即擬運用深度學習開發的寫作文本分類技術,開發適用於台灣中學中文寫作文本的評分與語言向度特徵分析系統。
關鍵字:
NLP,中文寫作評分,評分向度
1) 工作坊的目標聽眾及目的目標聽眾為中學教師,使教師能瞭解中文自然語言處理應用在中文寫作之開發與應用。
2) 工作坊流程和活動安排以講述說明原理及系統開發過程,再進行系統操作示範及試用
3) 如何調動聽者積極參與以實際參與及操作進行互動
4) 聽眾從工作坊可得到的有用資訊 中文寫作評分之人工智慧開發及實際拓展。
王萸芳
王萸芳為高雄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的教授,專長為漢語句法學、語用學和語篇分析,在學校主要從事華語師資培訓的工作,現為台灣華語教學學會和台灣語言學學會的理事,2022年擔任《臺灣華語教學研究》期刊之特約主編,自2023年擔任該刊總編。
Professor Yu-Fang Wang is a professor in the Graduate Institute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Foreign Language at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Taiwan. Her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discourse analysis, pragmatics, and corpus linguistics, with specific focus on discourse markers. She specializes in Mandarin Chinese teacher training at the university. In 2022, She was the Special Issue Editor for Taiwan Journal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starting from 2023, she became the Editor-in-Chief of the journal.
工作坊:教學方法與教學轉化
題目:台灣華語會話中抱怨語之研究和教學建議—以性別為本
在言語行為中,抱怨可分為直接抱怨和間接抱怨兩種。直接抱怨是說話者對聽話者的不滿表達,而間接抱怨則是說話者對某第三者或團體的抱怨,並非直接指向聽話者。抱怨通常會引出聽話者的回應,可能是接受或反駁。根據Brown和Levinson(1987)的面子理論觀點,直接抱怨可能會威脅聽話者的面子,因此說話者會考慮被冒犯的程度以及與聽話者的關係等因素,採取不同的語用策略。此外,對抱怨的回應也可能各異。過去的研究大多以誘發性的方式進行,例如使用問卷或角色扮演來收集語料。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抱怨方面,對於抱怨的回應則研究較少;另外,從性別角度討論抱怨和對抱怨地回應的研究亦不多。為填補這些研究缺口,本研究旨在透過日常自然發生的會話語料,探討在說話者與受話者關係親密或熟識的情況下,抱怨的表達方式,並探究男女性在表達抱怨是否存在差異。此研究計畫旨在探究華語日常會話中,男女性最常使用的抱怨的語言特徵和語用策略。本研究以會話分析學派(Schegloff & Sacks, 1973; Sacks et al., 1974)作為分析架構,採用的口語語料將包括兩人或兩人以上的自然日常對話。我們將找出這些直接和間接抱怨最常出現的言語行為類型,並進行相同性別和不同性別互動之間的比較。此外,本研究將參考Trosborg (1995)
Complaints can manifest either directly or indirectly, as noted by Boxer (1993). In direct complaints, the speaker (S) confronts the complainee, the hearer (H), who is held responsible for the offensive action. On the other hand, indirect complaints involve S expressing grievances to H, who is not perceived as responsible for the perceived offense. Research on the speech act of complaining in Chinese has been extensive. However, a considerable portion of pragmatics studies on Chinese complaints has primarily relied on production questionnaires or role-plays for data collection. Furthermore, these studies have predominantly focused on direct complaints, leaving indirect complaints and complaint responses minimally explored. Despite the abundance of research on Chinese complaints, a significant gap persists in investigating this area from a gender-based perspective. To address these gaps, this research project aims to delve into the speech act of complaining in Mandarin Chinese, utilizing naturally occurring conversations among a cohort of adult males and females in Taiwan. The study will employ Conversation Analysis (Schegloff and Sacks, 1973; Sacks et al., 1974) as the analytical framework. These conversations will involve individuals with intimate or close acquaintance relationships. The classification of strategies employed in complaints will draw upon the frameworks of Trosborg (1995) and Olshtain and Weinbach (1987) for complaint strategies. The project will concentrate on investigating the most prevalent pragmatic strategies in both direct and indirect complaints used by males and females. Based on the results, we will propose some pedagogical suggestions for making direct and indirect complaints.
關鍵字:
直接抱怨、間接抱怨、對抱怨的回應、會話分析學派、語用策略
direct complaint, indirect complaint, Conversation Analysis, pragmatic strategy
1) 工作坊的目標聽眾及目的中學以上的教師
2) 工作坊流程和活動安排發表和問題討論
3) 如何調動聽者積極參與與參與者互動
4) 聽眾從工作坊可得到的有用資訊 抱怨語應用於教學
彭越
彭越博士曾在中國、韓國以及加拿大的中小學、大學和社會機構教授作為第二語言的中文課程。她目前為香港中文大學課程與教學系中國語文教育助理教授,開展職前教師與在職教師的教師教育工作,開設的課程包括對非華語學生的中文教學、中國語文評估、說話與寫作教學方法等。
工作坊:教學方法與教學轉化
題目:促進學習的說話教學
摘要: 是次工作坊的受眾為港澳以及內地主流學校和國際學校教授一語和二語的中國語文科教師和職前教師,其目的在於從理論和實踐方面支持教師更好地促進學生的說話能力發展。該工作坊所針對的說話能力不僅指在公開考試中重點測評的看圖說話、短講、報告等形式,更包括在日常課堂中學生有效參與課堂討論、積極貢獻自身想法的說話能力。為達致以上目的,是次工作坊將帶領教師在指導和合作的基礎上設計一系列教學活動,分別從「參與、合作、擴展談話、積極質疑、達成一致、反思」六個方面改善學生的課堂口頭表達、並進一步促進其思維能力發展。是次工作坊將採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形式,在介紹教育學和應用語言學的前沿理論的同時,為教師提供豐富的同行交流和動手的機會,將理論有效地運用於實踐之中。
關鍵字:說話教學、交流意願、參與合作、擴展談話、積極質疑
吳偉平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雲山資深教授,華語二語教研學會(香港)創會會長,曾任香港中文大學雅禮中國語文研習所所長(2001-2020),喬治城大學語言學博士。多年來一直在中、美、港等地任教並從事社會語言學應用研究和測試研發,經常應邀(包括香港國際學校)就語言教學與測試﹐教師培訓等專題發表主旨演講或主持工作坊。有關成果包括專著、文章、叢書、教材以及為不同群體設計的電腦化口語水準測試等。
工作坊:以評估促教學
題目:從結構正確到使用得體:如何以考促學?
(Abstract) This workshop is designed for CSL teachers and language program leaders at all levels, focusing on the application of sociolinguistic principles in CSL teaching and learning,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est development and assessment. Ever since Hymes (1972) raised the issue of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a multitude of effor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L2 teaching and learning field to bridge the gap between what is taught in class, and what the L2 learners can use in real life. Successful endeavors for a systematic approach that covers all key stages of CSL learning and teaching, however, are still few and far between. One of the major reasons, based on feedback from front-line practitioners and learners, is the lack of assessment tools that will have “appropriateness” included while rating production samples of CSL learners. As is clear from studies related to washback in language testing, if our tests only pay attention to the “knowledge of language structure” that has been taught and learned, learners will do accordingly: paying attention only to language structure. It has long been recognized that our primary purpose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L2 is to use it “appropriately” in life. For our tests to “guide and promote” teaching and learning for such a purpose, a pragmatic approach in test development and assessment need to be part of our learning system. If “appropriateness” in L2 production (in addition to being correct in language structure) remains a key issue in developing and assessing our tests, then learners will have to, or better still, naturally, pay attention to factors beyond structure, and will therefore make sure what they say and write are culturally appropriate. What and how to do that is the focus of this workshop.
The following procedure, based on previous experience, will naturally involve all participants and provide them with key information and techniques that can be applied in their work.
Pre-workshop warm up (e.g. one question from workshop leader and one request or question from each participant);
Briefing on related principles of a pragmatic approach in test development and assessment, with examples from current CSL assessment tools;
Hands-on experience for all participants (e.g. one testing item from each);
Q&A on selected items, comments and rating practice by all;
Discussion and summary, focusing on key elements of test items, test development techniques and rating guidelines;
Post-workshop reflections (information on key references and suggestions on “where to turn for help”in their work when back to school)
Key words: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Test development and assessment, Pragmatic approach, L2 production